刚进入实验室的实习生操作实验室时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,以确保操作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:
培训与学习:实习生应先接受实验室的专业培训,了解的基本原理、结构、性能参数以及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。仔细阅读的使用说明书,熟悉各操作按钮和显示屏的功能。
准备样品:将待离心的样品均匀地分装到合适的离心管中,注意不要装得太满,一般不超过离心管容积的 2/3,以防离心过程中液体溢出。对于一些特殊样品,可能需要根据要求进行预处理,如调整样品的浓度、pH 值等。然后将离心管对称地放入转子的孔中,确保转子两边的重量平衡,偏差一般不超过规定值(通常为 ±0.1g)。如果是多个离心管,要按照转子的要求均匀分布。
设置参数:关闭腔门,根据实验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置离心转速、时间、温度(如果有制冷功能且实验有要求)等参数。设置转速时,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目的来确定,不可随意设置过高或过低的转速。设置时间一般以分钟为单位,根据实验经验或预实验结果来确定合适的离心时间。
启动: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,按下启动按钮,开始加速运转。在加速过程中,要观察是否有异常的振动、噪音或异味。如果发现异常,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,关闭,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。
运行监控:运行过程中,不要离开实验室,要随时通过的观察窗观察的运行情况。注意观察转子的转动是否平稳,离心管是否有松动或破裂的迹象。同时,注意显示屏上的参数是否正常,如转速、时间、温度等是否按照设置的参数运行。
停止:当离心时间达到设定值后,自动减速停止。待完全停止转动后,方可打开腔门。不要在尚未完全停止时强行打开腔门,以免发生意外。
清洁与整理:取出离心管后,用干净的湿布擦拭的腔体和转子,去除可能残留的样品液滴或灰尘。如果有液体溢出或污染,要及时清理干净,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。将转子取下,妥善保管,以备下次使用。关闭电源,整理好实验台面,将实验用品归位。
安全第一:运行时,严禁打开腔门或把手伸入内部,以免发生意外伤害。同时,要确保放置在平稳、坚固的台面上,周围不要放置杂物,以免影响的正常运行或发生意外碰撞。
平衡样品:样品的平衡是操作的关键,不平衡的样品会导致剧烈振动,甚至损坏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在放置离心管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称放置,并使用天平进行精确称重,确保两边重量平衡。
选择合适的离心管: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需要使用相应的离心管,要根据的转子类型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离心管。例如,高速通常需要使用高强度、耐高压的离心管,以防止在高速离心过程中破裂。